儿童阅读时间: 8 分钟
从前有七个斯瓦比亚人住在一块,他们分别是斯尔茨先生、杰克力、马力、约科力、米绍尔、汉斯和韦特利。 七个人都决心周游世界去猎奇探险,行善济世。 但是为了行路安全,手中须有武器,他们认为最好能造一根又长又结实的矛。

矛造好后七个人马上把那根矛抓在手里,排好了队,排头的是那个最大胆勇猛的斯尔茨先生,其他六个一字排开,紧随其后,韦特利排在最后。 他们走啊走啊,走了好长的路,但距离他们要投宿的村庄还有一大段路,他们只好在干草堆上睡上一宿。 黄昏时在一片草地上,一只大甲虫亦或是大赤蜂从灌木丛后飞来,嗡嗡地发出扰人的声音。 斯尔茨先生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放下手中的矛。

„听啊!听啊!“他叫道,“天啊!我听到一阵鼓声。“杰克力紧随其后托着那支矛,鼻子里也闻到了某种气味,“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我闻到了火药和火柴味。“

一听这话斯尔茨先生调转头就跑,转眼就跨过了树篱,但当他就要跳过人们晒完草后扔在一边的耙犁时,耙柄撞了一下他的脸,狠狠地砸了他一下。

„唉哟!唉哟!“他大叫起来,“你抓着我了,我投降!我投降!“其他六个也都跌撞过来,一个趴在另一个头上,大呼小叫:“你投降,我也投降!你投降,我也投降!“最后,并没有敌人来把他们捆起来带走,他们意识到自己弄错了,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这件事,免得别人戏谑嘲笑,他们互相起誓要保守机密,当然此事到很久以后还是有人无意中说出来了。 于是他们又继续往前走。 他们经历的第二道难关比起第一次来差远了。 又过了几天,他们走进了一片荒地,发现一只野兔正缩在那儿晒太阳,它双耳耸立,瞪着对亮晶晶的大眼睛。

七个人看到可怕的野兽都给吓怕了,商量着怎样做才会最安全。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跑开,那只怪兽恐怕就会追上来将他们吃掉。 所以他们说:“我们必须进行一场刺激惊险的搏斗,勇敢向前就是成功的一半。“七个人紧紧地抓着矛,斯尔茨先生总想把矛拿着不动,但排在最后的韦特利却变得极为勇敢,想冲锋向前,口中念念有词:
„以全体斯瓦比亚人的名义勇敢地向前冲,
不然你们就像跛子一样趴下! „
但是汉斯知道怎么对付,说:
„我敢打赌,你只是说得漂亮,
每次战斗你总是落在最后。 „
米绍尔说道:
„丝毫不差,丝毫不差,
那家伙简直就是一个鬼。 „
轮到约科力了,他接着说:
„如果不是鬼,就是鬼的妈,
要不就是鬼的过继兄弟。 „
马力突然有了个好主意,他对韦特利说:
„上吧,韦特利;上吧,韦特利,
有我在后面抓着矛。 „
韦特利没有照着做,于是杰克力说:
„斯尔茨先生该是第一个,
要知光荣属于冲在最先的人。 „
最后斯尔茨先生鼓起了勇气,威风凛凛地说:
„让我们冲锋向前,参加战斗,
以显示我们的勇猛和力量。 „
于是七个人一齐冲向那野兽。 斯尔茨先生双手划着十字,祈求上帝的帮助,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当他离“敌人“越来越近时,他口中惊恐地发出了:“喔!喔!“声并且是声嘶力竭,痛苦万分的声音,叫声惊醒了野兔,它吓了一大跳便迅速逃开了。 斯尔茨先生见她逃离了战场,高兴地大叫:
„快看哪,韦特利,快看哪,
那恶魔只不过是只野兔。

„
接着七个斯瓦比亚人继续他们的探险,这天他们来到了摩塞莱河。 这是一条布满了青苔,平静而深沉的河流,水面上桥儿不多,有好多地方要乘船过去。 但这七个斯瓦比亚人却对此一概不知。 他们冲着对岸一位正在干活的人猛叫,问他怎样才能过去。

因两岸距离远,别人又听不懂他们的话,那人没懂他们要干什么,于是就用他特武人的土话说:“干啥子?干啥子?“斯尔茨先生以为他在说:“涉水过河。“因为他排在最头,所以第一个踏入了河里。 不久他就陷进泥里站不起来了,河里的浪花不断向他砸来,他的帽子也被风吹到了对岸。 一只青蛙正好蹲在帽子旁,叫着:“呱,呱,呱。“呆在一边的六个人听到叫声,说道:“喔,伙计们,斯尔茨先生在叫咱们,既然他能涉水过河,我们为什么不能?“于是六人一齐跳入了水中,结果全部淹死了。 就这样一只青蛙要了六条人命,那群斯瓦比亚人没有一个活着回家的。

背景信息
语言
解读
“七个斯瓦比亚人”是格林兄弟收集的一则幽默民间故事,展现了一群性格单纯、胆小又自信的斯瓦比亚人的冒险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们在世界旅行中的几个“惊险”经历,实际上每次他们遇到的危险都是因为误解和过度紧张而产生的虚惊。
首先,他们在经过一片草地时,被一只飞来的大甲虫或赤蜂的嗡嗡声吓得以为听到了鼓声和火药的味道,结果慌乱之中,自己跌倒在地,互相投降。随后,他们在荒地上遇到一只晒太阳的野兔,尽管对野兔的真实身份害怕不已,但在鼓励和辩论中,最终决定冲上去迎战。然而,当野兔逃跑时,他们才发现所谓的“怪兽”只是一个普通的野兔。
最后,他们到达摩塞莱河时,由于语言不通和误解,以为对面的人是在告诉他们可以涉水而过。然而,涉水的结果是他们全部陷入河中,其中只有斯尔茨先生自己活下来,而其他六人都误入河中,无法生还,因为他们误解了青蛙叫声是斯尔茨先生的呼喊。
这个故事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不仅突出了七个斯瓦比亚人愚蠢和慌张的性格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在冒险中胆小与过于自信会导致的滑稽后果。在那些看似危险的情况下,他们的反应往往导致了更大的混乱和误解。
《七个斯瓦比亚人》是格林兄弟收集的一则经典童话故事。通过这则故事,可以进行丰富的语言学和文化分析。
语言学分析:
语言风格:
– 语言简单明了,适合儿童读者。通过直接的叙述和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
– 使用了许多拟声词,如“嗡嗡”、“呱呱”等,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修辞手法:
– 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性格,例如斯尔茨先生的胆小和韦特利的假勇敢。
– 夸张手法的运用,如“全体斯瓦比亚人”、“恶魔只不过是只野兔”,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现人物的愚蠢和胆小。
重复和循环结构:
– 故事结构中多次出现重复式对话和情节,如七人共同面临“危机”时的反应。
– 这种重复不仅增强了故事的节奏感,也加深了人物的特色,强化了故事的幽默效果。
文化分析:
群体心理和愚蠢:
– 故事揭示了集体行动中盲目跟从导致的荒谬结果,讽刺了群体中的盲目和愚蠢。
– 斯瓦比亚人在历史和文化中常被刻画为不聪明的人,故事通过反复的误会和冲突,增强了这一刻板印象。
动物意象:
– 故事中的野兔和青蛙虽然弱小,却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 动物象征着自然界的无害,与人类的盲目恐惧形成对比,暗示人类常常以为自己才是最聪明的,实际则常常犯错。
主题和道德教训:
– 整个故事寓意在于讽刺自以为是和无知,提示读者要以智慧和勇气面对生活,而非盲目跟风或过度自信。
– 故事虽然以悲剧结尾,但通过幽默手法让人感受到反思的重要性。
通过对《七个斯瓦比亚人》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格林童话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也能体会到欧洲传统故事对群体行为和人类心理的深刻观察。
《七个斯瓦比亚人》的故事出自格林兄弟的童话集,这个故事通过七个斯瓦比亚人(斯尔茨先生、杰克力、马力、约科力、米绍尔、汉斯和韦特利)的荒诞冒险,传递了一些关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深刻观察。
首先,故事中展现了“集体思维”和“从众心理”的特点。七个斯瓦比亚人设法通过团结一致给自己壮胆,但实际上,这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导致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缺乏独立判断。最初,他们被只甲虫声吓跑,误以为是敌人来袭,全体投降;最后,他们误解了河对岸村民的喊话,以为可以涉水过河,从而导致全体溺水而亡。这反映了集体行为中常见的盲从现象,以及缺乏个人独立思考带来的风险。
其次,故事诙谐地描绘了过度自信和自大带来的局限性。七个斯瓦比亚人出门探险,准备了一根长矛,以为自己能应对所有挑战。他们把一只野兔当成了猛兽,这种过度恐惧源于他们自以为是的异常高的冒险期待。这种认知偏差展示了当自信超越了理性认知时,人们处理问题会面临的困境和失败。
再者,故事也暗示了沟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斯尔茨先生误解了河对岸村民的话,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表明在不同文化和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信息和有效沟通的必要性。
最后,尽管故事通过角色的失败和讽刺手法引发笑声,但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面对未知时的恐惧、从众心理的潜在危险、以及确认事实和保持理智判断的重要性。这些心理现象在任何时代都影响着个人和群体的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