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时间: 11 分钟
警告:请注意,这是一个恐怖的故事。
从前,有个女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巫婆。 她养育了两个女儿,一个是她亲生的女儿,长得很丑,人又很坏,可她特别疼爱她;另一个是她的继女,容貌出众,心地善良,她却一点儿也不喜欢。 有一次,她的继女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她的亲生女儿见了非常喜欢,很是眼红,于是就对她母亲说,她想要那条裙子,非弄到手不可。 „别着急,我的孩子,“老巫婆说,“你会弄到手的。你姐姐早该死啦。今天夜里,等她睡着以后,我就去把她的脑袋砍下来。不过,你得当心才是。你要靠里边睡,把她尽量推到外边来。“要不是这个可怜的女孩当时碰巧站在屋角里,听见了那母女俩说的话,就真的没命啦。 一整天,老巫婆的女儿都不敢跨出房门一步,到了睡觉的时候,她抢先上了床,为的是睡在床里边,可是等她睡着了,继女便轻轻地把她推到床外边,而自己睡到了靠墙的地方。 夜深了,老巫婆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右头提着斧头,用左手摸了摸,看是不是有人睡在外边,随后就双手举起斧头,一斧下去,把自己亲生女儿的脑袋砍了下来。
老巫婆走了以后,继女从床上爬起来,去了她爱人的家,她爱人名叫罗兰。 她敲了敲房门,罗兰出来了,她对他说:“亲爱的罗兰,你听好了,咱们得赶快逃走。我的继母想杀死我,却错杀了她的亲生女儿。天一亮,一旦她发觉自己干的蠢事,咱们就没命啦。“ – „不过,“罗兰说,“我劝你先去把她的魔杖偷出来,不然她要是来追赶咱们,咱们还是逃不脱。“姑娘偷到了魔仗,随手拎起砍掉的脑袋,在地上滴了三滴血:床前一滴,厨房一滴,楼梯一滴。 然后,她就跟着自己的爱人赶忙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老巫婆起床后去叫自己的女儿,打算把裙子给她,却不见她过来。 老巫婆于是放开嗓子喊道;“你在哪儿啊?“ – „我在这儿,在打扫楼梯呢。“第一滴血回答道。 老巫婆出去一看,楼梯上连个人影儿都没有,就再喊道:“你在哪儿啊?“ – „我在厨房里,在烤火呢。“第二滴血大声回答说。 她进了厨房,却不见人影儿,于是她又喊道:“你在哪儿啊?“ – „唉,我在床上,在睡觉呢。“第三滴血喊叫着回答道,老巫婆走进卧室,来到床前。 她看见了什么呢? 她的亲生女儿,躺在血泊之中,是她自己砍掉了亲生女儿的脑袋! 老巫婆勃然大怒,一步跳到窗前。 老巫婆长着千里眼,一下就看见了她的继女,正跟着自己的爱人罗兰匆匆忙忙地远去。 „你们这是枉费心机,“她叫喊着,“你们逃得再远,也逃不出我的手心!“说着她穿上了千里靴。 穿上这种靴子,走一步就相当于一个小时的路程,所以,没多久,她就追上了他们。 姑娘一见老巫婆大步流星地追来,就用魔仗把爱人罗兰变成了一片湖,自己则变成了一只在湖中央游来游去的鸭子。 老巫婆站在湖边上,往湖里扔面包屑,不遗余力地想引诱鸭子游过来,谁知鸭子对她的这套把戏置之不理。 天黑了,老巫婆只好回去了。 她一走,姑娘和爱人罗兰又恢复了人形,继续赶路。 他们走了整整一个通宵,天亮了才停下脚步。 然后姑娘变成了一朵美丽的鲜花,开放在一道荆棘篱笆的中间,她的爱人罗兰则变成了一位小提琴手。 不一会儿,老巫婆就朝他们狂奔过来,问小提琴手说:“亲爱的提琴家,我想摘下那朵美丽的鲜花,可以吗?“ – „呵,当然可以,“他回答道,“我还愿意在您摘花时为您伴奏呢。“老巫婆心里很清楚那朵花儿是谁,于是就急急忙忙爬上篱笆,就在她要摘那朵花儿的节骨眼儿上,罗兰拉响了提琴,于是不论老巫婆愿意不愿意,都得随着音乐跳舞了。 这可是一种魔舞,罗兰拉得越快,老巫婆就跳得越狂。 篱笆上的刺划破了她的衣服,扎得她遍体鳞伤,鲜血淋淋。 罗兰还是一个劲儿地拉,老巫婆只好跟着乐曲不断地一跳啊跳,一直跳到倒地身亡。
这样一来,他们就无忧无虑了。 于是罗兰说:“现在我去找我父亲,安排咱们的婚礼。“ – „那我就在这儿等你吧,“姑娘对他说,“为了不让人认出我来 ,我将变成一个红色的石头路标。 „罗兰走了以后,姑娘变成了一个红色的石头路标,站在野地里等待自己心爱的人回来。谁知罗兰到家后,却落入另一个巫婆的圈套:他被巫婆弄得神魂颠倒,结果把姑娘给忘记了。可怜的姑娘站在那里等了很久,始终不见他归来的身影儿,心里特别难过,于是就变成了一朵鲜花,心里想道:
„一定会有人路过这儿,就让他把我踩死算啦。“
说来也巧,有个牧羊人到野外放牧,发现了这朵鲜花,觉得花儿特别好看,就摘了下来,随身带回家,放进自己的大箱子里。 打那以后,牧羊人家里便怪事迭出。 他每天早上起身,所有的家务事全都做好啦:房间已打扫过了,桌子凳子都已擦干净了,炉火已生好了,水也打回来了;到了中午,他一进屋,桌上已摆好刀叉,还有可口的饭菜。 他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压根儿没见屋子里有人哪,而且屋里也没有藏身之处哇。 有这么殷勤的伺候,他当然感到很开心。 可是日子一久,他却害怕起来,于是就去找一个巫婆给他指点迷津。 巫婆对他说:“有一种魔法在暗中作怪。哪天一大清早,你听听屋子里有没有什么动静。要是你看见什么,不管是什么,就扔过去一快白布把它盖起来,这样魔法就破了。“
牧羊人依照巫婆的吩咐行动起来:第二天,天刚破晓,他便发现箱子打开了,他摘回的那朵鲜花从里边跳了出来。 说时迟,那时快 ,他几步就跳了过去,扔了一快白布把花儿盖住。 眨眼之间,魔法解除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站在他的面前。 姑娘向牧羊人承认,那朵花儿是她变成的,还承认她一直在为他料理家务。 她向牧羊人诉说了自己的身世,牧羊人对她一见钟情,就问她愿意不愿意嫁给他,姑娘却回答说:“不愿意。“原来姑娘要对自己的爱人罗兰坚贞不渝,尽管他已抛弃了她。 虽说如此,姑娘仍答应不离开牧羊人,继续替他料理家务。
就在那几天,罗兰举行婚礼的日子快到了。 按照当地的古老风俗,每个年轻的姑娘都要去参加婚礼,唱歌为新婚情侣祝贺。 忠心耿耿的姑娘听到这个消息,难过得心都快要碎了,她不想去参加婚礼,可是别的姑娘跑来硬是把她拖走了。 轮到她唱歌了,她却往后退,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唱了起来。 谁知,她刚唱了一句,罗兰一听到这歌声便一跃而起,大声喊叫道:“这声音我太熟悉啦!那才是我真正的新娘子,我非她不娶!“就在这一瞬间,他所遗忘的一切突然又回到了他的心中。 于是,这位坚贞不渝的姑娘和自己的爱人罗兰举行了婚礼。 苦去甘来,他们开始了快乐的生活。

背景信息
语言
解读
这个故事是《格林童话》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名为《爱人罗兰》。它讲述了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孩与她邪恶的继母及其亲生女儿之间的故事。女孩的继母是一位巫婆,偏爱自己的亲生女儿,而对继女心生厌恶。在故事中,继母企图杀死继女,以便让亲生女儿得到继女的新裙子。
幸运的是,继女无意中听到了这个计划,并逃到了她的爱人罗兰那里。帮助她成功逃脱,并用继母的魔杖和变身能力来对抗追赶他们的巫婆。最终,他们用机智和勇敢战胜了巫婆。然而,罗兰返回家后被另一位巫婆施展魔法而忘记了她。
女孩没有放弃,对罗兰依旧忠贞不渝。最终,当她的歌声在罗兰和新娘的婚礼上响起时,罗兰想起了她,意识到她才是他真正爱的人。故事以他们团聚并幸福生活在一起而告终。
这个故事结构丰富,包含了魔法、变形、忠诚和最终的团圆,具有浓厚的童话色彩。
《爱人罗兰》是格林兄弟收录的一个经典德国家喻户晓的童话。这个故事中有多个值得注意的语言学和叙述学元素:
对比和二元性: 故事中营造了明显的对比,包括美与丑、善与恶、亲生与继生。对立的角色特点,比如善良的继女与邪恶的巫婆和她的亲生女儿,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强烈的戏剧冲突。
重复与三重结构: 故事中有许多重复的元素,例如,滴血在三个地点留下印记,巫婆三次询问她的女儿在哪里,三次变形以逃避巫婆的追击。这种三重结构的使用在民间故事中很常见,因为它能帮助听众记忆和理解故事。
对魔法的描写: 魔法在故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展现了童话世界中常见的超自然元素。角色的变形以及魔杖的使用,都是魔法在故事中具体化的表现。
忠诚与考验: 故事通过继女对罗兰的忠诚,以及她在等待罗兰期间所遭受的考验,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这种主题在童话中往往用来传达道德教训。
结尾的正义回报: 整个故事最终以正义得到伸张、恶人受到惩罚而告终,这种大团圆结局符合经典童话的一般模式,强调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观。
这个故事采用简单直白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角色形象,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记忆,并从中吸取道德教训。这种写作手法使得《爱人罗兰》成为了一则富有教育意义且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
《爱人罗兰》是格林兄弟的童话故事之一,它以其复杂的情节和心理深度吸引了读者。通过心理学的视角,我们可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情感动机。
人物动机与心理分析
继女与巫婆的关系:
– 继女: :她的行为主要受求生本能和对罗兰的爱驱动。从一开始,她就表现出机智和对困境的敏锐感知。她在听到巫婆的计划后采取了决策,避免了自己的死亡。这显示了她的适应能力和求生欲望。
– 巫婆: :她对亲生女儿的偏爱源于亲子偏见,而对继女的厌恶可能是出于嫉妒和恐惧。嫉妒继女的美貌和心地善良,而恐惧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被取代。这导致她采取了极端的解决方案,即试图通过谋杀来控制局面。
罗兰的忠诚与遗忘:
– 罗兰: :他的角色体现了忠诚与爱情的复杂性。他在故事中展示了坚定的爱情,愿意为心爱的人冒险。然而,由于巫术的影响,他一度遗忘了继女,这可以解读为对心理操控的隐喻。最终,他在听到歌声后恢复记忆,表明真正的情感和记忆往往比外在的操控更为强大和持久。
心理操控与角色成长:
– 故事中的魔法和变形象征了心理和情感的操控。巫婆通过魔法尝试控制继女和罗兰的命运,而继女通过变形来自我保护,展现了她的成长和适应能力。这些超自然元素可以理解为心理挑战,角色在面对这些挑战时逐渐成长和成熟。
故事情节与心理寓意
– 善与恶的对立: :故事通过继女和巫婆的对立,表现了善良与邪恶的斗争。这种对立不仅是行为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对抗,体现了个体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道德选择。
– 爱与遗忘: :罗兰的偶然遗忘和最终的记忆恢复,探讨了爱情与认知的关系。即便在外力影响下(如巫术),真正的情感总会在合适的环境中重新浮现。这反映了记忆与情感的深层关联和复杂性。
– 隐忍与坚贞: :继女的隐忍和对爱情的执着代表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观。她的多次变形和对罗兰的等待表现了爱情中的不屈与坚韧,在心理学上可被视为对归属和亲密关系的深切追求。
结论
《爱人罗兰》不仅仅是一个魔法和冒险的故事,它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心理动机,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多面性和深刻性。人物的行为和情感动机激发读者思考忠诚、爱和道德选择等深刻主题,是探讨人性及心理过程的生动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