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时间: 5 分钟
警告:请注意,这是一个恐怖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家来了一头野猪。 它践踏耕地、咬杀牲畜,还用尖利的獠牙咬人,人们为此痛苦不堪。 国王宣布只要有人能将王国从这一灾难中拯救出来,他就会大大地赏赐他。 可是野猪太大了,而且强不可敌,因此谁也不敢接近它藏身的那片森林。 最后国王宣布:谁若能捕获或者杀死那头野猪,他就能娶国王的独生女为妻。
在乡下住着两兄弟,是穷人家的孩子。 老大狡猾精明却缺乏勇气;弟弟单纯而心地善良。 两兄弟说他们愿意接受这个危及生命的使命。 国王对他们说:“为了让你们能确实找到那头野兽,你们两人必须分头从两个方向进森林。“于是,哥哥从西头走,弟弟从东边进。
弟弟走了没多远就遇到一个小个子男人。 他手里握着一支黑色长矛,对弟弟说:“我把这支长矛给你,因为你心地纯洁善良;你拿着这长矛,只管大胆去斗那野猪,长矛会帮你的。“
弟弟谢过那小个男子,扛起长矛,毫不畏惧地继续赶路。
不久,他看到了那头野猪,便用长矛对准了朝他扑来的野兽。 野猪气疯了,它冲得太快太猛,结果长矛把它的心脏划成了两半。 弟弟扛起巨兽往回走。
森林另一端的入口处有座房子,人们在那里饮酒、跳舞作乐。 弟弟来到那儿时,哥哥早已坐在里面了,他以为野猪反正逃不出他的手心,于是先喝点酒壮胆。 当他看到弟弟带着战利品从森林里返回时,邪恶的心里充满了嫉妒,无法平息。 他对弟弟喊道:“进来吧,亲爱的弟弟,喝杯酒歇歇。“
从无戒心的弟弟走了进去,把好心男人给他长矛、自己又如何用长矛制服野猪的经过告诉了哥哥。
哥哥留弟弟一起喝酒直到天色将晚,然后一道离开了小屋,在黑暗中赶路。 他们来到小河上的一座桥跟前,哥哥让弟弟走在前面,走到桥心时,哥哥对准弟弟的后脑勺狠狠一击,弟弟倒下死了。 哥哥将弟弟埋在桥下,自己扛起野猪去向国王领赏,似乎野猪是他猎杀的。 他娶了国王的独生女为妻。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弟弟没有回来时,他说:“准是野猪把他给吃了。“人们也就信以为真了。
可是什么都瞒不过上帝的眼睛,这罪孽总有一天要真相大白的。
几年以后,有个牧羊人赶着羊群过桥,一眼看到沙子下面有根雪白的骨头。 他觉得这是做口吹乐器的好材料,于是爬下桥,将骨头捡了起来。 他用骨头给自己的号角做了个吹口。 可他第一次用它吹响号角时大吃了一惊,因为骨头吹口自顾自唱起了小调:
„啊,朋友,你在用我的骨头吹奏,
我在这河边沉睡已久。
哥哥杀我夺走了野猪,
娶的妻子是国王之女。 „
„多好的号角呀!“牧羊人说,“竟然自己会唱小调!我一定要把它献给国王陛下。“于是他将号角献给国王,号角又唱起了同一支小调。
国王一听就明白了,于是派人到桥下挖出了被害人的尸骨。 罪孽深重的哥哥无法抵赖他的所作所为,因此被缝进一个麻袋,沉到河里去了。 被害人的尸骨则被安葬在教堂墓地里一座漂亮的墓冢里了。

背景信息
语言
解读
这是一个典型的格林童话故事,展示了善良和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主题。故事讲述了一对兄弟接受国王的挑战,去捕获危害王国的野猪。弟弟因为心地纯洁善良,得到了一个神秘人赠予的黑色长矛,以此成功地猎杀了野猪。然而,嫉妒心重的哥哥用卑鄙手段杀害了弟弟,并将他的尸体藏匿。几年后,弟弟的冤屈通过他的骨头制成的号角被揭露,最终导致邪恶的哥哥被绳之以法,而善良的弟弟得到了应有的安葬。
故事通过幻想的形式传达了道德教训:邪恶之举将无法逃脱正义的审判。而善良,即使在受害后,也会通过某种方式得到伸张。同时,这个故事反映了童话中常见的主题,即纯洁和真诚的品质是人们在面对困难和不公时最强大的武器。这种道德观念在很多格林童话中都有体现,强调了报应、正义和道德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是一个典型的格林童话,包含了许多经典的童话元素,如勇敢、背叛、正义和报应等。通过对这个童话的语言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有趣的方面:
角色对比:故事中两兄弟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弟弟单纯善良,勇敢无畏,哥哥则狡猾贪婪,心思险恶。这种对比通过直接描述(如“心地善良“和“邪恶的心里充满了嫉妒“)以及角色的行动(如弟弟勇敢地面对野猪和哥哥杀害弟弟)得到体现。
象征意义:野猪在童话中常常象征着一种可怕而强大的障碍或者挑战,只有勇敢和真正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战胜它。此外,给弟弟的黑色长矛可能象征着真理和正义的武器,因为弟弟靠着它打败了野猪。
道德主题:童话中强调了因果报应和正义终将得到伸张的主题。虽然哥哥通过欺骗一时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但最终真相通过会“唱歌的白骨”这个超自然元素揭示了出来,哥哥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反映了童话常见的“恶有恶报”的教训。
语言结构:故事使用了简单而直接的语言,使得情节易于理解。这种语言风格适合于各个年龄层的读者,尤其是儿童。此外,重复的元素(如像“啊,朋友,你在用我的骨头吹奏”这样的歌谣)不仅增强了记忆点,也为故事增添了一种神秘和诗意的氛围。
魔法和超自然元素:故事中出现的会唱歌的骨头增加了神秘感和超自然色彩,这也是许多传统童话中常见的手法,用于揭露真相,并推动情节发展。
总的来说,这个童话通过其丰富的寓意、鲜明的角色对比和富有启发性的情节,传递了道德教育和人性思考的复杂主题。
这则格林兄弟的故事,名为《会唱歌的白骨》,通过兄弟之间的对比和最终的悲剧性揭示了一些深刻的心理学主题。
人物心理分析
哥哥的角色:
– 嫉妒与贪婪: :哥哥的内心被嫉妒和贪婪所驱动。当他看到弟弟成功狩猎归来时,他无法抑制对弟弟的嫉妒,并选择采取极端手段谋取自己的利益。这种心理状态反映了人在面对他人成功时,可能会产生的负面情绪。
– 缺乏道德感: :他的行为展示了对道德和家庭纽带的漠视。他对弟弟的凶残行为表明了一种极度的自私和对道德底线的无视。
弟弟的角色:
– 纯真与善良: :弟弟的性格特征反映了信任、善良和勇敢。他接受了小个子男人的帮助,并勇敢地面对野猪,这显示出他内心的坚定。
– 天真无邪的信任: :弟弟对哥哥没有任何戒心,这种单纯的信任却导致了他的悲剧。这也反映了在真实社会中,过于天真的信任可能会受到利用。
象征意义
– 野猪的象征: :野猪作为一个强大的威胁,象征着人类社会中不可预知的困难和挑战。它需要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弟弟的成功捕捉显示了勇敢和善良的力量。
– 会唱歌的骨头: :这个神秘的元素象征着真相和正义的不可掩盖。尽管哥哥试图隐瞒他的罪行,但最终真相通过超自然的方式显现,揭示了因果报应不可避免。
心理学启示
嫉妒的破坏力:故事揭示了嫉妒如何能够腐蚀人的心灵,导致悲剧性的后果。在心理学上,嫉妒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常常与低自尊和不安全感相关联。
信任与背叛:弟弟对哥哥的信任,使他对潜在的背叛毫无防备。这提醒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理解和识别他人的动机是多么重要。
正义终会显现:故事通过会唱歌的骨头这一奇幻元素,表达了正义和真理终会大白于天下的信念。它传达了一个信息,即使在现实中正义可能会被延迟或被暂时掩盖,但它终将实现。
通过这则故事,格林兄弟不仅提供了一则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面,以及道德、正义与伦理的深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