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时间: 12 分钟
从前,有位磨坊主和妻子生活在一块,生活十分富足。 他们有钱有地,光景一年好似一年。 但不幸的事情突然来了,他的财富变得一年少似一年,最后那磨坊主连自己的磨坊几乎都不能维持了。 他悲痛万分,每天干完活躺在床上,总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一天早晨,天不亮他就起床出了门,心想这样心情可能会好些。 等他跨上水坝,太阳还刚刚升上地平线,突然他听到水中有潺潺之声,他回头一看,发现水中缓缓地冒出个美女。 她用纤纤的玉手将一头长长的秀发理在两肩旁,遮住了整个身躯。 磨坊主马上意识到她就是水池中的水妖了,情急之中他不知该留还是该走了。 只听水妖柔柔地呼唤着他的名字,问他为何如此闷闷不乐,声音十分悦耳。 起初磨坊主给吓怕了,但当他听到美女说话如此温柔可爱时,便赶紧定了定神,告诉她自己过去的生活如何富足,现在生活如何贫困潦倒、百般的无奈。 „别着急,“水妖说,“我会让你过比以前更富足、更幸福的,但你必须答应把家中新降生的小东西给我。“ – „那除了小猫小狗之类还会有什么别的东西呢?“磨坊主心想,于是他答应了她的要求。 听完这话,水妖沉了下去,他也乐颠颠地跑回作坊,心存安慰,神情格外舒畅。 但他刚跨进门就见女仆跑出房子尖叫着向他道喜,说夫人刚生下个男婴。 真是如五雷轰顶一般,磨坊主站在那儿,呆若木鸡,他意识到那狡猾的水妖早就知道这一点,而且还欺骗了他。 他耸拉着脑袋,走到妻子床前,妻子对他说:“给你生了个胖小子,难道你还不开心吗?“他告诉她灾难已降临到他头上,接着便把许诺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财富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他又说,“如果失去了孩子,我该怎么办?“就是那些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们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以后磨坊主确实时来运转了,他所做的交易都兑了现。 似乎一夜之间柜里自行装满了钱币,壁橱里的钱也都积得满满的。 不久他的财富就大大超过了从前。 但是他却不能高兴起来,因为他和水妖之间的交易让他伤透了脑筋。 每当他走过池边,总担心女妖会从水中冒出来讨债,他也从不让孩子一个人走近水边,“记住,“他告诫孩子,“如果你碰到水,水里就会伸出一只手来抓住你,把你拖下水去。“但年复一年水妖没再现身,磨坊主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放了下来。 男孩长大成人了,在一名猎户手下当徒弟。 当他学会了十八般武艺,成为一名出色的猎手时,村长便让他为村里服务。 村里有位美丽的姑娘深为猎手钟爱,村长知道这一切时便给了他一间小屋,让两人终于结成百年之好,他们婚后过得幸福安乐,相亲也相爱。
一天猎手正追赶一只雄鹿,当雄鹿从森林处拐进一片旷野后,他迅速追了上去,射死了它。 但他却没注意到自己竟站在了水池边。 他把鹿开膛破肚后,走到水边想洗洗那双沾满鲜血的手。 不料一沾水,水妖便突然从水中钻了出来,面带笑容,用她那湿淋淋的双手抱住猎手,跌入水中,浪花倾刻淹没了他。 时至黄昏,猎手还没回家,妻子焦急万分,便出去找他。 因为丈夫曾一再说过要防范水妖的诱惑,不敢斗胆到池边去。 她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便赶紧跑到水边。 当她看到丈夫留在岸边的猎袋时,她证实了自己的猜疑。 此刻她悲痛欲绝,芳心欲碎,一遍遍呼唤着爱人的名字,但听不到回音。 她又跑到水池的对岸去叫唤,口中咒骂着水妖,但仍然没有人应声。 水面平静,只有初升的新月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这可怜的女人没有离开水池,她一刻不停地围着水池跑,跑了一圈又一圈,时而默不作声,时而低泣。 最后她筋疲力竭,倒在地上睡着了,不久便进入了梦乡。
她梦见自己正在一大堆顽石间焦急地向上攀登,荆棘绊住了她的脚,雨点打在她的脸上,风把她的头发吹得七零八落,当她到达山顶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副从未见过的画面:天空碧蓝,空气新鲜,坡度平缓。 一间精致小巧的农舍在一片绿草地上,周围长满了各色的花朵。 她走上前去把门打开,发现里面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就在这时,可怜的女人醒了,天刚破晓,她马上按昨夜梦里见到的去做,不辞辛苦地爬上山顶,果真见到了和梦中完全一样的景色。 老婆婆接待了她,给她指定一张椅子坐下。 „你一定是遇到了麻烦,“她说,“否则你不会找到我这偏僻寒舍来的。“可怜的女人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把事情的原委都说了。 „开心点,“老婆婆说,“我会帮你的。这里有一把金梳。等满月升起时,你就到池边去,坐在池边,用这把梳子梳理你那乌黑的秀发。梳完后再把它放在岸边,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女人回了家,但时间距离满月还早得很。 最后她终于等到了满月升起,赶紧跑去池边,坐在岸边,用金梳梳发,然后再把它放在水边。 不久水里就翻起了万千波涛,浪涛打到岸边,把金梳给卷走了。 还没等金梳沉底,水面突然分开,露出了猎手的脑袋。 猎手没说话,只是忧郁地看着他的妻子。 同时,又一个浪涛打过来,他的脑袋被淹没了。 倾刻一切都消失了,水面平静如初,唯有满月倒映在其中。
女人满怀悲痛地走回家中,但她又梦见了那位村舍里的老婆婆。 第二天早晨,她又去老婆婆那儿诉苦。 老人给了她一只金笛说:“等到满月升起时,用这只笛子吹出一曲优美的曲子,吹完后再把笛子放在沙滩上看看会怎么样。“女人照着她说的话去做了。 笛子刚放到沙地上就听见水里有一阵响动 ,一个浪涛打来把笛子卷走了。 水路立刻分开,露出了猎手的头和半个身子,他伸出手臂想要拥抱她,但又一个浪头打过来把他给淹没了。 „啊,她是怎么帮我的?“女人叫道,“为什么让我看到他又要失去他啊!“她又绝望了,但梦又把她引到了老婆婆的面前,这回老人给了她一只金纺轮,并安慰她说:“这一切并没有完,等满月升起时,拿这只纺轮坐到岸边,把这卷线纺完,再把纺轮放在岸边,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女人完全照着她的话去做了。 当满月升起时,她拿着纺轮坐到岸边,一刻不停地纺啊纺,直到亚麻线用完,水池上满是纺好的线。 同样的事情又出现了,只见一个浪头打来,把纺轮卷走了,很快,猎手头和整个身体都从水中脱水而出,呈现在女人面前。 猎人赶紧跳到岸边,抓起妻子的手就逃。 但没等他们走出多远,就听到池水一片喧哗,池水立刻漫及整个旷野。 两人立刻意识到死亡的危险,吓呆了的女人乞求老婆婆暗中相助。 过了一会儿,他俩便变了形,一个成了蛤蟆,一个成了青蛙。 洪水吞没了他们但没能毁灭他们,只是把他们冲散,带到老远的地方去了。
水退了,他们又踏上干地,重现人形,但彼此都不知对方在那里。 他们发现自己身处陌生人中间,那些人都不知自己的家乡在何方。 他们面前只有高山低谷,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去放羊。 多年过后,他们仍一直赶着羊群穿行森林草地,无处可托相思,无可可托牵挂。
春天来临了,一天他们都出去放羊,可能是命运的安排,他俩走得越来越近了,在峡谷中相遇了,但互不认识。 但是他们高兴,因为他们不再孤独了。 他们因此每天都把羊赶到一个地方,说话不多,但彼此心存慰藉。 一天傍晚当满月升起时,羊儿也睡着了,牧羊人从袋中抽出一支短笛,吹出一支优美而略带伤感的曲子,等他吹完,他发现牧羊女正在悲伤地哭泣。 „你哭什么?“他问。 „啊!“她回答说,“当我最后一次吹起这根笛子时,天空升起满月,水中露出我爱人的脑袋。“他看着她,仿佛觉得他眼睛上的一层眼罩立刻脱落,他认出了她,同时她也看了看他,月亮正照在他的脸上,她也认出了他。 他们相互拥抱着,亲吻着,谁都无需再问他们是否幸福了。

背景信息
语言
解读
格林兄弟的这个故事《池中水妖》探讨了人与神秘力量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磨坊主与水妖之间的交易,以及随之而来的后果,故事揭示了欲望、后悔和爱的主题。
开始时,磨坊主因自己的贪婪答应了水妖的条件,不料却承诺了自己的孩子。这一决定不仅让他在财富上重获新生,也让他生活在持续的恐惧和内疚中。故事通过巧妙的情节发展,如水妖的出现、猎人的失踪以及妻子的悲痛与决心,将主题进一步深化。
猎人的妻子在丧失爱人后通过梦境的引导最终找到了解决困境的线索——借助神奇的金色物品逐步解救了猎人。这个过程体现了爱与决心的力量,同时也表明希望与信任在最艰难时刻的重要性。
最后,夫妻二人经历艰辛和考验后重聚于满月之下,在自然中找到彼此,象征着经过磨难后获得的重生和幸福。这个故事通过丰富的象征与情感张力,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关于爱与救赎的动人画卷。
《池中水妖》是格林兄弟(Gebrüder Grimm)的一个经典童话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通过与水妖的交易,磨坊主的家庭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结局则带有典型的童话色彩:历经磨难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以下是对这个故事从语言学和叙事学角度的一些分析:
叙事结构:
– 整个故事遵循经典的童话叙事模式,包括开场介绍、危机出现、危机的解决和结局。其中,磨坊主的富裕与随后经济衰落的对比,形成了一个典型的二元对立。
– 故事中多次重复的情景(如老婆婆的三次帮助,以及水妖从水中显现的三次),也是典型的神话和童话叙事手法,使得故事具有一种节奏感和结构对称性。
角色与功能:
– 典型的童话角色包括磨坊主(主人公)、水妖(反派/魔法角色)、猎人和他的妻子(浪漫英雄/女英雄)、老婆婆(帮助者/神秘智慧的象征)。这些角色各自承担了不同的叙事功能。
– 水妖的出现充满神秘和诱惑,代表了童话中常见的人类与超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
语言风格:
– 故事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描绘,比如“纤纤的玉手“、“湿淋淋的双手“、“乌黑的秀发“等形容词,使得人物形象和场景更具画面感。
– 对自然景观和情感状态的描写细腻,增添了故事的情感深度。
隐喻与象征:
– 水妖作为水的拟人化象征,暗示着自然的不可控和潜藏的危险。
– 鱼与满月多次出现,象征着重生和变化。在满月的象征下,变化最终引导走向团圆。
文化背景与道德寓意:
– 故事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诚信的强调。磨坊主因贪婪与水妖交易,但最终代价惨痛。
– 故事强调真爱与忠诚的力量,最终通过持之以恒的信念,两位主角得以团圆。
总的来说,《池中水妖》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丰富的角色描绘,展现了传统童话的魅力,也承载了深刻的道德教训。
《池中水妖》是格林兄弟(Gebrüder Grimm)的一则深具象征意义的童话故事。以下是对此故事的心理学解释和诠释:
欲望与代价:故事开头的磨坊主与水妖的交易象征了欲望与代价的主题。他因对财富的过度渴望而失去理智,轻易地与水妖达成交易,却未意识到这种短视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反映出人类在面临诱惑时,可能因短暂的利益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恐惧与不安:磨坊主对于失去孩子的恐惧以及他多年来对水妖的担忧,代表了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因错误选择而引发的长期不安。即使他的财富不断增加,他也无法从内心深处感到快乐和满足。
成长与命运: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及最终与水妖相遇的命运,展示了人如何在命运的推动下逐渐成长成熟。尽管父亲曾尝试保护他不接近水边,但男孩最终不可避免地面对命运的安排,这显示了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挑战。
爱情与救赎:猎手与妻子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爱情作为一种强大力量,可以战胜困难和逆境。女人通过各种努力(如金梳、金笛、金纺轮)唤回爱人的画面,象征着爱情中的坚持和牺牲精神。
重生与自我认知:最终,两人通过变形而逃过灾难,又在重重困难后重聚,这象征了个人在经历重大挫折后的重生与成长。他们的重聚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和情感上的相通,反映了经过磨难后更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理解。
此故事通过神秘色彩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欲望、恐惧、爱情和成长等主题,启迪人们在生活中面临选择时要审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