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时间: 10 分钟
从前有个裁缝,他儿子个子矮小得只有大拇指那么大,因此人们叫他“大拇哥“。 尽管大拇哥个头小,可他挺勇敢。 有一天,他对父亲说:“父亲,我要去周游世界。“ – „好哇,我的儿子,“老裁缝一边说一边拿来一根编织用的长针,在尾端用蜡做了个圆柄,“带上这把剑备用吧。“小裁缝打算和家人一起再吃顿饭就出发,于是他蹦蹦跳跳来到厨房,想看看妈妈为这最后一顿饭做了些什么。 „妈妈,今天吃什么饭菜?“ – „自己看吧。“妈妈说。 饭菜已经做好了,放在灶台上。 于是大拇哥跳上灶台朝盘子里看。 可是他把脖子伸得太长了,盘子里冒出的热气一下子把他带进了烟囱,又在空中转悠了一阵才落到地面上来。 小裁缝一看自己已经在外面了,便开始四处游历。 他来到本行一位大师傅家,但那里的伙食不是很好。
„女主人,假如你不改善伙食,“大拇哥说,“我就不住在这里,而且明早还要在你家门上用粉笔写上:’土豆太多肉太少,土豆先生再见了!'“ – „那你想吃点啥呢,蚂蚱?“女主人一边生气地说,一边抓起一块擦碗布去打他。 可是小裁缝敏捷地藏到了顶针下面,探出脑袋,朝女主人直吐舌头。 女主人一把抓起顶针想抓住大拇哥,可他又跳进了布堆里;等女主人抖开布来找他时,他又钻进了桌上的一道裂缝。 „喂,女主人!“他探出头来喊道。 等女主人一巴掌打过来,他一下就缩到抽屉里去了。 当然,女主人最后还是抓住了他,把他赶了出去。
小裁缝继续旅行。 他来到一片大森林里,碰到一伙强盗正在谋划怎样盗窃国王的财宝。 他们一见小裁缝就想:“这么小的人可以从锁眼里钻进宝库,我们就用不着撬门了。“于是,其中一人冲他喊:“喂!勇敢的哥利亚,敢跟我们去宝库吗?你可以溜进去,然后把钱扔出来给我们。“大拇哥想了想说了声“行。“就跟着他们来到宝库。 他把门从上到下地检查了一遍,看有没有裂缝。 很快他就找到一条足以让他钻进去的缝。 可就在他打算爬进去时,门口的两个卫兵看到了他,其中一个说:“那只蜘蛛爬在那儿多难看呀,我来打死它。“ – „让它去吧,“另一个说,“又不碍你的事。“就这样,大拇哥安全爬进了宝库,打开了一扇窗子。 强盗们正在下面等他,他把一袋又一袋金子扔出窗外。 他干得正起劲时,听到国王来检查宝库了,赶紧藏了起来。 国王发现有几袋金子不见了,可不明白是怎样丢的,因为门上的锁和销子似乎都没人动过,戒备也挺森严的。 他临走时对卫兵说:“小心点,有人盯上这里的钱财了。“所以,当大拇哥又开始干时,卫兵听到了钱被挪动的声音和金子“叮叮当当“的碰撞声,于是立刻跑进来想抓住盗贼。 但小裁缝听到了卫兵的跑步声,早在他们到来之前就跳到一个角落里,用一袋金子把自己挡住了。 卫兵没见到一个人影,只听到有人在嘲笑地说:“我在这儿呢!“卫兵跟着声音追过去时,小裁缝早就跑到另一袋金子下面,冲他们喊:“唉呀,我在这儿呢!“就这样,大拇哥把卫兵捉弄得精疲力尽,最后只好离开了。 他接着将所有金子都扔到了窗外。 他使出全身力气把最后一袋抛起来,然后敏捷地跳上袋子跟着弹了出来。 强盗们对他十分钦佩,“你真是个勇敢的英雄。“
他们说,“愿意当我们的队长吗?“
大拇哥谢绝了,说自己想先周游世界。 他们分赃时,小裁缝只要了一个金币,因为他没法拿更多了。
他收好那把剑,告别了强盗,继续上路。 起先他去给大师傅当学徒,可他不喜欢,最后在一家酒店当起了男侍。 那些女佣可受不了啦,因为他把她们偷偷从菜盘里拿了些什么、从地窖里偷走了什么统统告发到她们老板那里,而她们却看不到他。 他们说:“你等着瞧吧,我们会找你算这笔账的!“然后窜通一气捉弄他。 不久后的一天,一个女佣正在花园里割草,她看到大拇哥在草地上蹦来跳去,就赶紧割,一把将他卷进了草垛,然后用布捆好,悄悄拿去喂牛了。 牛群里有头大黑牛,一口把大拇哥吞了下去,倒也没伤着他什么。 牛肚子里黑乎乎的,没有一点光亮,大拇哥不习惯,于是在有人挤奶时大叫起来:
„挤呀使劲挤,奶桶何时溢?“
可挤奶的声音太大了,没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 主人走过来说:“明天把那头牛给杀了。“大拇哥急得在牛肚里大喊大叫:“先让我出来!我在它肚子里呢!“主人听得真切,可就是不知道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你在哪儿呢?“主人问。 „在黑暗中。“可是主人没明白就走了。
第二天,黑牛被杀了。 幸运的是大拇哥没挨刀割就被扔到做香肠的那堆肉里去了。 当屠夫过来打算处理这些肉时,大拇哥又开始大嚷:“别切得太狠!我在肉堆里呢!“可刀切的声音盖过了他的叫嚷,谁都没理睬他。 这下他可麻烦了。 不过麻烦激发人的智慧,他在刀的起落之间上窜下跳,竟然毫发未损。 可他暂时还逃不开,只好和那些咸肉丁一起被塞进黑香肠里去了。 他在里面被挤得要死,而且还被挂到烟囱里让烟熏,日子真难过啊!
冬天里的某一天,主人想用黑香肠款待客人,于是把它从烟囱里取了出来。 女主人在切香肠时,大拇哥小心翼翼,不敢把头伸出去看,唯恐被切掉一块。 他终于找到机会,给自己清出一条路逃了出来。
小裁缝在这家受尽了苦,所以不愿意再呆下去,立刻启程上路了,然而他自由了没多久。 他来到野外,一只狐狸不假思索地把他抓起来塞进了嘴里。 „嗨,狐狸先生,“小裁缝喊道,“我粘在你喉咙里了,让我出去。“ – „可以,你都不够填我的牙齿缝。不过你要是答应把你父亲院子里的家禽给我吃,我就放了你。“ – „非常愿意。“大拇哥回答。 于是狐狸放了他,还把他背回了家。 父亲和儿子团聚了,心甘情愿地将家里养的鸡鸭全部给了狐狸。 „我给你带回来一块钱作为补偿。“大拇哥说着将他在旅行中挣的金币交给了父亲。
„可你为什么要让狐狸把那些可怜的小鸡吃了呢?“ – „哦,你这傻孩子!你父亲爱你当然胜过爱院子里的那些鸡鸭了!“

背景信息
语言
解读
这个故事是格林兄弟创作的一则童话,名为《大拇哥游记》。故事的主角是一个身材只有大拇指大小的小裁缝,因此得名“大拇哥”。尽管身材矮小,他却勇敢无畏,决心周游世界。
在故事开头,大拇哥从家中出发,父亲给了他一根改装后的长针作为“剑”,以示鼓励。大拇哥体验了各种冒险,游历期间与强盗合作,从国王的宝库中偷出金子。但由于自己的小个头,他一直能够巧妙地逃脱各种困境。
大拇哥的旅程中,不仅与强盗、店主、屠夫、狐狸等各色人等互动,还展示了他的机智和灵活。他经历了一连串惊险的冒险,被强盗赞赏、被人类误会、被动物吞食,但总能化险为夷。
故事的结尾,大拇哥最终回到了家中,父子团聚。尽管因答应狐狸而让家里的鸡鸭被吃,但他带回了一个金币作为补偿。故事体现了勇气、机智和亲情的主题,同时也带有一些幽默色彩,讲述了大拇哥如何克服困难,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旅程。
《大拇哥游记》是格林兄弟的经典童话故事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与教育内涵。以下是对该作品进行的一些语言学和文学分析:
叙事结构:
– 开篇介绍和设置场景,突出主角大拇哥的体型特征和勇敢的个性特征。
– 故事情节通过连贯的冒险展开,包括大拇哥的奇遇、聪明机智地逃避和捉弄敌人,以及最终巧妙地返回家中。
– 整个故事遵循了一种典型的循环结构:离家—冒险—回家。
人物刻画:
– 大拇哥虽然个子小,但勇敢且充满智慧。体现了“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传统主题。
– 其他人物(如父母、强盗、女佣、狐狸)多为功能性角色,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也映衬出主角的聪明才智。
语言特色:
– 使用大量的对话,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对话简单直接,贴近口语风格。
– 细节描写生动,如大拇哥躲避敌人的动作、机智地与环境互动等,这些描写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
主题与寓意:
– 童话揭示了勇气和才智的重要性,即便是最弱小的人也能通过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
– 故事同时也传达出归属感和家的价值。大拇哥在外历险后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表现了家庭团结的力量。
文化背景:
– 格林兄弟的故事多带有德国民间传说的影子,通过大拇哥这样的人物形象,弘扬了积极向上、勇敢坚定的价值观。
– 故事中还包含一定的社会隐喻,如对社会不公的隐喻批判,通过小人物大拇哥机智应对各种难题象征着对权威的挑战。
《大拇哥游记》不仅是一个充满奇幻想象的童话,更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简单的情节发展和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拇哥游记”是格林兄弟的一则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虽然身材矮小但内心勇敢的小裁缝——大拇哥,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和挑战的故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可以被解读为关于自我发现、勇气和机智的寓言。
个体与自我价值:大拇哥虽然个子很小,但他并没有因此感到自卑,而是充满自信地决定去周游世界。这可以被视作自我价值感的体现,即个体不因外在条件(如身体大小)而妨碍自己的内在潜力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勇气与冒险:在大拇哥的旅程中,他多次面对危险和挑战,如打劫国王的宝库、逃离被制成香肠的命运等。每一次险境中,他都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圆滑的机智。这反映了在困难面前保持勇敢和冷静的重要性,也是一种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展示。
聪慧与机智:大拇哥利用自己的小个头,在多个场合体现出聪明才智,比如瞒过强盗的请求、躲避女佣的陷阱、以及从香肠中逃脱。这些情节展示了智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智慧克服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
家庭关系和亲情:故事的结尾,大拇哥和父亲团聚,并且从旅行中带回了金币。这不仅表明他在外界的历练中有所收获,也体现了他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心。父亲因思念儿子而愿意牺牲家禽,进一步展示了深厚的亲情。
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的能力:大拇哥在旅程中遇到的许多事件都是不可预料的,他不得不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做出决策。这种情节反映了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下,人的适应能力如何发挥作用,并且如何通过灵活变通来确保自己的安全与成功。
总体而言,大拇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冒险故事,它寓意着关于勇气、智慧、坚持以及家庭价值的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挑战的启示。